数字经济成就产业
在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龙门吊司机叶勇说:“以前,我们要在20多米高的操控室里连轴转12小时,随着远控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我手边的机械操作杆换成了远程操控的电子按键和手柄,工作效率高了,也更精准了。”在杭州建德杨村桥镇的草莓小镇产业园,村民周卫芬说:“现在草莓生产搭上了数字化便车,像抗寒保暖、自动化浇灌等工作都可以实现智慧管控。”可以说,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增速达9.7%,数字产业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1%,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9%,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0.0%提升至38.6%。
数字产业化夯实发展基础
近几年,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向国内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数字产业化取得了整体性、突破性进展,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引领、示范带动,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推动网络
优化升级,强化网络安全综合保障;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基地,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8848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近20%,为全球同期增速的4倍,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新型显示产业营收达到44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2.1%,持续位居世界首位。“十三五”以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光纤宽带用户占比从2015年年底的56%提升至现在的94%,千兆光网覆盖家庭超过了1.2亿户。近年来流行的网上零售、移动支付更是在国内“遍地开花”,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8万亿元、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432.2万亿元,双双位居全球首位……一系列数字凸显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
产业数字化提升融合效能
近年来,我国各地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围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及数字化应用场景,重点发力,以应用为牵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开源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以数字化驱动生活方式的变革,让数字红利切实惠及百姓的生产生活。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内企业积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是产业数字化的突破口。依托全球领先的4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应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我国工业互联网外网体系已经覆盖300个城市、连接18万家工业企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工业设计、制造、质检、运维、安全等关键环节,形成了协同设计、仿真验证、辅助装配、精准操控、柔性加工、无损检测、远程维护、无人巡检等多个应用场景。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催生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方面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放异彩。
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湖南省涟源市龚红玉的抖音账号“湘野红姐”上有579万粉丝,她从2019年开始拍摄介绍家乡味道的短视频,介绍家乡的马齿苋、豆角、红薯、苦瓜、冬瓜等各色天然瓜果蔬菜,分享红薯焖饭、蒜烧杂菌、剁椒萝卜等当地食材做出来的美味。后来龚红玉开始在抖音电商上直播带货家乡特产,她带货的湖南剁椒藠头,曾经创造了单场直播带货30多万元的记录,将藠头厂的所有库存销售一空,成为抖音上卖农产品的网红。现在,在中国农村有很多像龚红玉一样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来销售农产品,改变了农产品种出来销路不畅的状况。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如果提及互联网大部分人是陌生的。而现在“网上生活”“网上工作”“网上创业”已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点外卖、进行网购,就可以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视频聊天;人们不带现金只要拿着手机就可以出门办事,因为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场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改变了农业、工业,改变了医疗、教育,改变了各行各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实施,“新基建”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宽带网络以及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布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促进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融合;《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进一步完善了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共享,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发布,均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及加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在用户规模上,实现了从零到接近十亿的变化。1987年9月,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并发出了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如果我们把当时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计算机教授算作是中国的第一个网民,那么经历34年的发展,中国的网民已经将近10亿人。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
在网络扶贫方面,取得多维度的实质性进展。在网络覆盖方面,截至2020年11月,贫困村通光纤比例达98%,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在农村电商方面,涌现了很多的“湘野红姐”,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对832个贫困县全覆盖,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在网络扶智方面,学校联网加快、在线教育加速推广,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9.7%,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信息服务方面,远程医疗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全覆盖,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在网络零售方面,中国连续八年全球第一。现在网上购物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习惯,也成为很多老年人的“爱好”,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很多人在网上买了东西,清空了购物车。CNNIC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中国网络零售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网络支付成为习惯,移动支付居全球第一。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成了很多人的习惯,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较2020年3月增长8636万,占网民整体的86.4%。据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的数据,仅在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达86%,高居全球第一,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通过普及化应用缩小我国东西部和城乡差距,促使数字红利普惠大众,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生力军。公开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前十位企业中,中国有五家,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上榜,分别位列第四、第五、第八、第九、第十。
在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网站为335万个,到2020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网站的数量是443万个。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我国网信独角兽企业总数为207家,较2019年底增加20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数据显示,2021年1-4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676亿元,同比增长达27.8%,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投入研发费用236.4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较去年同期高出14个百分点。
软件业赋能千行百业
无人驾驶汽车在园区里平稳行驶,智能工厂让产品质量更高、碳排放更少,远程医疗消除了距离障碍,共享单车、网上购物让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我们的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数字化发展越来越深入,这背后,软件产业赋能作用功不可没。
在软件技术的坚实根基滋养之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进程步伐越来越快,汽车越来越智能,智慧政务、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智慧办公等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遍地开花,丰富娱乐生活的手机APP越来越多,老百姓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软件产业总体规模持续壮大提升。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2.5万亿元。到了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2020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达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067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15.8万元,同比增长8.6%。
我国软件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行业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接近11%,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70万件。阿里YunOS等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终端装机量过亿,WPS办公软件全球拥有超过8亿用户,新一代移动浏览器活跃用户数量超过5亿。国产操作软件麒麟V10系统,其兼容的软硬件达到了3万多款,服务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打通手机、平板电脑、PC等,实现多端融合,横向兼容,麒麟软件多次登上央视新闻的报道。
软件应用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深入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截至目前,航天、航空、机械、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钢铁、石化、有色、煤炭、纺织、医药等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目前国内从事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的企业已经超过千家。
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2020年,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共完成收入53516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5.6%,占比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5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青海、海南、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2021年1-5月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33893亿元,同比增长22.6%。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国家高度重视、地方积极作为以及企业自身的奋发努力密不可分。在国家层面,国家持续推动软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极大改善了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软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也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两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软件产业承压前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加码支撑:2020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八个方面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工业软件势如破竹。工业软件产业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未来工业的发展,影响未来工业的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软件实力持续走高,在两化融合的大趋势下,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在15%左右,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3%。
企业表现突出。2021年3月,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之一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成为了登陆科创板的第一家研发设计类的工业软件企业。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工业软件行业走入到“工业云”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浪潮云、百度云、用友云、海尔COSMOPlat工业物联网云平台等一批优秀企业在工业云平台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工业软件向云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工业转型使得市场对工业软件需求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工业软件领域立足自身本土化服务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软件本土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工业级用户对国产工业软件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大数据落地有声
每天清晨打开手机小程序,查看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数据,已经成为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许阿姨在北京疫情流行期间养成的习惯。许阿姨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现在,我每天都会查看一下新增病例数量与行动轨迹,看着全国各地的病例一点一点减少,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大数据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在疫情追踪溯源、路径传播、态势研判、防控部署、资源调配等过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工信部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利用大数据统计全国尤其是武汉和湖北等地区的人员流动情况,帮助各地联防联控部门精准施策。12306利用实名制售票大数据优势,及时配合地方政府及各级防控机构提供确诊病人火车上密切接触者信息。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加强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微信、QQ、支付宝等平台皆推出疫情防控小程序,让用户可以实时掌握相关数据。还有不少医院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疾控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此前透露,早在2010年,我国数据在全球占比就已突破10%,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一,全球占比有望达到27%以上。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相较于 “十三五”规划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独立成章,“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大数据发展的着墨已经渗透到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方方面面。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其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展显著。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颁布,掀开了我国数据立法的序幕。作为我国首部以“数据”或“数据安全”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出台预示着我国数据开发与应用将进入有法可依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相继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有学者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含港澳台)和334个地市行政单位的机构改革方案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中17个省份、203个市皆已组建了专门的大数据管理机构。作为政府数据治理实践的运行载体,各地大数据局的设立不仅成为了当地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同时也为数字政府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份出台了56份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政策文件,已有142个省级、副省级和地级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且开放的有效数据集总数从2017年的8398个增长至2020年的98558个,4年间增长超过10倍。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开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突破口。
受益于多方驱动,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670.2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2022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而据IDC最新发布的《2021年V1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5.9%,近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9.7%,增速全球第一。
图片
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产业园及数字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日渐凸显。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京津冀、辽宁、内蒙古、上海、河南、重庆、珠三角)及毗邻省份,如安徽、湖北、四川、陕西、浙江、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先行先试、主动探索初见成效。
从产业融合来看,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行业融合趋势明显。目前,互联网、金融、医疗、政务、通信等领域与大数据产业融合情况较好,交通、能源、教育、工业、农业等领域也在加快应用大数据。以工业为例,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产品级、设备级向产业链级深入拓展。赛迪顾问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46.1亿元,未来三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将保持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从技术发展来看,我国大数据基础软件自主研发成果不断,创新创业势能趋强。例如,阿里云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首次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市场份额位居全球云数据库第三。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新增的11.31万件数字科技专利中,大数据相关专利占比达18%。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拥有大数据相关专利数量32301项,新增专利数量9818项,国家科研经费投入总量22143.6亿元,同比增长12.5%。
云计算华丽蝶变
怎么把一辆冷冰冰的汽车变成一个“有温度”的伙伴,让它记住你的声音、指纹、样貌,听从你的操作指令,甚至和你聊天互动?从技术角度来讲,想让汽车变得更“懂你”,需要将它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信息回传至云端深度学习,并通过复杂的算法进行分析处理,这就离不开“云计算”在背后提供支持。自2009年云计算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云计算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前,网上购物、在线办公、影音娱乐已流行,云计算应用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从一个虚无飘渺、被质疑“新瓶装旧酒”的概念,演进到能够像水、电、燃气一样供用户按需取用、随用随取,云计算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就已实现“从0到千亿”的规模,迈入了普惠发展的新阶段。
市场规模快速拓展。Canalys 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0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全球占比14%,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赛迪顾问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销售额为2957.6亿美元,增速为9.8%,增长进一步放缓。而中国云计算市场依然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1922.5亿元,同比增长25.6%,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高。尽管互联网行业仍然是云计算产业的主流应用行业,但是政府、交通、物流、金融、制造等领域的云计算应用水平正在快速提高,占据更重要的市场地位。
关键云技术不断实现突破。根据Gartner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前六名云厂商中,中国科技公司占比一半。评估显示,中国云技术在计算能力、安全技术、数据库、Serverless等领域已实现世界领先。
近期,由于受到新基建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包括芯片、网络设备、网络运营、存储、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产品等在内的厂商与服务商,整体步入了高度景气的发展周期。从单纯的影响IT变革走向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国内云计算市场来看,公有云厂商、数据中心厂商、云计算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私有云计算厂商纷纷布局,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达到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其中,阿里云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华为云和腾讯云市场份额并列第二。这三家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加在一起达到62.6%,占据国内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大半江山。同期,天翼云、金山云、浪潮云、UCloud、QingCloud等也有不俗的表现。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投身于云计算赛道之上,整个市场活力十足。
从营收表现来看,中国企业选手成绩亮眼,有望实现“换道超车”。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阿里云营收达167.6亿元,同比增长37%,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云巨头;腾讯2021年Q1财报数据显示,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至390亿元。此外,金山云2021年Q1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0%;优刻得2021年Q1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72.31%。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5633亿元,超过美国云市场。
在“新基建”热潮下,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底座”,云计算迎来了新一轮爆发。事实上,云计算产业的火热发展势头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久以来的厚积薄发。早在2010年,云计算就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的十年间,国务院、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集发布了一系列云计算相关法规标准,为云计算发展护航。
从2017年至2021年,数字经济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更是将数字经济独立成章,提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数字经济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云计算也再次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受益于政策的持续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已然成为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人工智能焕发生机
伴随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入窗户,智能音箱传出的阵阵音乐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检测到你已起床后,智能窗帘缓缓拉开;走出家门,身后的扫地机器人自动开启清扫模式;来到路边,通过打车软件叫来的出租车已为你规划好最优路线;经过公司门口的智能门禁系统和测温系统,你很快顺利进入办公区域……这并不是电影场景,而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如今,人工智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指纹解锁、扫码支付、刷脸认证等早已是家常便饭。智能家电、无人快递配送车、智能送餐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尤其在疫情期间,红外线测温、机器人外呼筛查、健康码及接触者追踪、远程诊疗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更是成为了全民战疫的有力武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AI+”商业化模式的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融入金融、医疗、交通、安防、文娱、农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并逐渐落地生根,散发出勃勃生机。
自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任务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人工智能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21年3月,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投融资事件达10314起,披露的投融资总额高达24393亿元,仅在2020年,与AI相关的投融资事件就达1383起。据悉,过去两年,人工智能企业在机器视觉、AI芯片、语音语义识别、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出现了IPO融资高峰,国内市场对AI领域投资热情高涨。
受益于国家支持、政策驱动、市场追捧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为163.9亿美元,同比降级44.5%。然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达到322.9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逆势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31.4亿元。
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深度学习、类脑计算、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重点方向,国内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展开紧锣密鼓的布局。例如,百度推出中国首个且国内唯一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并基于飞桨平台自研的预训练语义理解框架ERNIE一举拿下Glue冠军。阿里巴巴发布的万亿参数AI大模型M6“神经元”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能耗降低超八成、效率提升近11倍。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体系逐渐完善,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显山露水”。其中,应用层涵盖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智慧商业和零售、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企业数占比达到84.05%,占据产业市场主导地位。基础层与技术层也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称,中国在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等10 多个人工智能子领域的科研产出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
在场景落地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业务创新模式日趋成熟,在金融、医疗、交通、安防、文娱、农业、教育等行业场景落地生根。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红外线测温、机器人外呼筛查、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码及接触者追踪、智能机器人、无人配送车、远程协同办公、智慧教育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权威机构IDC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称,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计算力指数评估分数达到66分,处于全球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