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何子蕊
初冬时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美不胜收。金色的稻田、绿色的植被,不同颜色的农作物相互映衬,在百亩大田中长出“庆丰收迎盛会”的巨型字样;AR虚实互动、VR场景体验……一个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充满想象又有一定边界感的“瑞雪”乡村元宇宙,把观众带进变幻莫测的神奇数字空间。
当今,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新时代,数字化颠覆传统产业模式,打破地域空间边界、构建数字生产生活新场景,也为中小城市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机会。近年来,地处四川天府新区西翼、成渝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带核心区域的新津区,主动创新作为,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动力引擎”,强力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模式提供了实践案例。
以“数字微城”为引擎
打造未来公园城市
据新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津围绕共建城南新兴产业协作带,规划13平方公里天府新津数智活力区,利用港站融合、两带交汇的枢纽优势,数智赋能、数实融合的产业优势,创新引领、产教融合的科教优势,公园城市、未来社区的承载优势,实施数智驱动产业升级工程、数据赋能企业引育工程、数字治理社区塑造工程,推动数字赋能实体产业,实现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聚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企业230余家,“一城一带一湾”正加速建设成渝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兴增长极……
在新津区北部,沿地铁轴线布局着成都首个冠以“数字”之名的产业功能区——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在这里,聚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探索公园城市的智慧表达,培育发展以数字为特征的新经济产业集群。总投资31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全力抢抓工期,预计2024年竣工。该项目是新津公园城市场景沉浸轴重要组成部分——E商坊,将重点打造智慧商业、智慧办公等示范场景,为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发展提供产业载体、示范场景和机会清单。
作为“一城一带一湾”中的“一城”,天府牧山数字新城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数字基建、数字建造、数字内容等产业,导入数字经济产业及人群,建设数字赋能实体产业“桥头堡”。布局智能创新产业集聚核,打造数字经济产业载体,聚集数字经济企业。布局智慧公园城市场景沉浸轴,打造E商坊(智慧办公)、E园坊(智慧游憩)、E英坊(智慧社区)。布局智慧生活组团,实施“TOD+5G”综合开发,打造“通勤圈、商业圈、生活圈”相互支撑的站城一体、职住平衡、精明增长产城单元。
为促进数智产业发展,新津秉持生态圈理念,组建数字科技产业发展集团、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企业总部商务区等平台和载体,联合联通数科集团、华为联创中心等,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出台《数字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等新政,构建“中台+基地+研究院+基金”产业引育体系,紧盯“六类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单打冠军持续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腾讯云启、广联达、51WORLD通航数字气象等一批头部企业纷至沓来。
今年9月6日,“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云天励飞旗下全资子公司——成都芯星励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落户天府牧山数字新城,依托云天励飞算法、芯片和大数据方面全栈式能力,助力新津打造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与完美世界、华数传媒等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
目前,“数字微城”已成为新津区数字经济产业和人口加速汇聚区域。以此为起步区,新津区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统筹推进智慧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构筑城市“CIM”平台,搭建数字城市底座,打造装上数字“芯片”的未来公园城市。
以数字乡村为“底座”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农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一次产业,而是三次产业多元共生、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具有‘六次产业’特征的新经济产业。其中,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今年9月,笔者在位于新津区以西的天府农博园无人化智慧农场里看到,一台台无人收割机在田野穿梭,“吐”出金灿灿稻粒。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溉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操作手机和电脑系统,就可以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
事实上,像无人化智慧农场这样的场景在新津区早已屡见不鲜。近年来,该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依托,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大力发展新经济,引导带团队、带流量、带资本、带技术的头部企业跨界到乡村培育新乡村产业集群,聚焦“数字消费+场景”体验,持续壮大新文旅产业集群;通过乡村这块“主板”,插上互联网+共享农庄“芯片”,迭代推动产业振兴、村社复兴,探索形成“互联网+共享经济”新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18个省50个市县区复制推广,并入选中央党校脱贫攻坚实践案例。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新津天府农博园开幕,天府农博园正式开园,开幕当天即签约35亿元投资项目。近年来,新津区创新规划“天府农博岛”,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构建“室内展馆+室外展场+林盘展区+大田展区”博览空间,打造立足成都、面向川渝、服务全国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新津区聚焦“农业博览+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发展”主导产业,实施数字赋能新农业行动计划,实施数字乡村支撑体系建设、数字乡村新型业态培育、数字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在天府农博园开启“数字农博+乡村振兴”新探索,创新搭建城乡融合数字底座、开展数字乡村应用示范、培育数字乡村新型业态、推动数字农业场景示范、构建数字农旅消费方式、提升数字乡村服务水平。
作为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天府农博园按照“田间地头办农博”理念,以“新流量+新农业”推动城乡要素双向在线、融合共生,建成新希望智慧养猪、通威渔光一体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和项目。在中国农科院立体农场,LED人工光植物工厂让“阳光可以定制”,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让“气候可以选择”,AI智能机器人让“种植可以立体”;在翔生有机生态农场,以农业ERP、农产品安全追溯、农业物联网、生物动力农业为核心,建成全球领先的被国际有机运动联盟认可的企业有机标准体系……
如今,天府农博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2,000余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数字农博+城乡融合”新津模式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插上数字芯片的“超级绿叶”,正强力塑造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和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以数字治理为抓手
打造智慧城市标杆
城市治理与运行的数字化转型是面对快速城市化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新津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谋求数据驱动型、智慧服务型的城市治理运行实践,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效果显著。
今年6月上线的新津区“智慧蓉城报表通”应用场景,通过建立城市数智中台,汇集相关实时数据,为基层减负,实现了从基层要数据向从中台取数据转变。“以前,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和报表制作,有了‘智慧蓉城报表通’之后,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数据自动抓取和表格生成。”新津区相关负责人说。
以疫情防控核酸常态化监测为例,原本需收集24张基础信息表,形成19张日统计、周上报报表,涉及13个部门和8个镇街,通过“智慧蓉城报表通”,改变了部门、镇街、社区传统层层报表方式,行业部门通过系统自动比对核酸检测数据,即可一键生成19张报表,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高效性。
新津区创新搭建的基于CIM的“策规建管运”一体化平台,在全域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同样表现不俗。据新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全域感知为基础,着力探索政府与行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标准,致力于构建CIM+平台数字底座及应用系统。
近年来,新津区按照“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构,创新搭建城市智慧治理平台,构建城市数智中台,打造数据中心、业务中心、技术中心,推动城市状态“一网感知”、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城市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数据“一网共享”、城市发展“一网协同”;在产业功能区搭建“人、业、场”智慧服务平台,塑造产业功能区和城市社区深度融合新型产业社区。城市管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城市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新津区先后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22年被列入四川省数字化乡村试点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此,抢抓数字时代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全方位赋能新城市、新智造、新乡村,加快建设创新活力新区、高质产业新区、宜居宜业新区,让城市生长更加精明智慧、产业发展更加数智高效、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新津区正“四向”同步、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