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5日讯(记者郭松峤)国家数据局今日正式挂牌,接下里数据要素等各方面制度体系和配套政策何时出台也备受期待,如何把数据资源变成数据生产要素已成为关注点。
财联社注意到,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到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规划》还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鼓励企业、研究机构等主体基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探索相关应用。
事实上,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外公布,就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称为五种要素,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对财联社表示,数据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具有明显差异,数据参与价值创造的前提,在于数据的流动。只有数据开始流动,价值创造主体才有获取数据的可能性,进而在数据的基础上,洞察出信息、升华出知识,并辅助预测、决策和指导实践,才能释放出潜在的经济社会价值。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委员会副会长吴高斌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是发展数据产业的一个前提。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难点。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护数据的产权和流通权。目前,我国在数据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这给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吴高斌建议,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数据产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产权保护机制,明确数据的产权归属,加强对数据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数据产权的法律保障。二是促进数据市场的公平竞争。加强对数据市场的监管,打破垄断,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各个企业参与数据市场,推动数据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三是优化数据流通机制。降低数据流通的成本,提高数据流通的效率,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数据流通体系,促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也持同样看法,他表示,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化还存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数据标准化和共享难度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突出等,制约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要素交易指数研究报告(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从贡献值来看,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大于数据要素赋能,数据要素发挥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国际知名科技作家陈根对财联社表示,数据市场要发展起来的核心在于三方面,也就是商品标准、交易规则、价格机制。而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化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数据这种新型、特殊的商品,商品的标准化如何界定。任何商品要进入流通,要成为商品,必然都要符合相关的商品标准。
陈根表示,数据要素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商品与交易体系,不论是从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系统、数据商品化、数据交易所等方面,都充满着机会。也是个人,或地方政府培育产业经济的新方向之一。